1.品牌不同阶段的不同玩法:
创业时,要打造独特的功能性买点,通过精准分发和社交种草,寻找和把握原产地人群;
当你跑到几亿美金的时候,要用品牌定位引爆破圈,成为一个新品类或者细分市场人群细分场景的首选;
做到百亿,就要堆叠新产品,创造场景,激发潜在需求,创造业务增量;
当达到100亿元以上时,要不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,提振品牌势能,输出价值观,建立文化认同,成为领导品牌。
很多人的失败在于方法正确,但阶段错位!
2.刚开始的时候,推广是有效的。后来不是推广就是销售,推广就是销售,因为竞争对手在推广销售。
流量一开始也是有效的,但是精准流量有限。想买多了就不准了,流量就是竞价。买的越多,就越贵。
利用流量竞价达到更高的销量,利润会很容易被流量吞噬。
来的快通常去的也快,短期的快感并不能带来长远的发展。
3.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什么?是消费者的品牌认知。
有认知就有选择,消费者点名购买,产品就不太可能陷入价格战、促销战、流量战。
如果没有消费者的指名购买,既不是消费者的优先选项,也不是消费者的默认选项。最多是工厂利润,不可能享受到品牌的超额利润。
4.品牌和渠道要双向走,形成“推拉力量”!
品牌拉力:一个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,使消费者能够在众多商品中主动选择某个品牌;
渠道:当消费者想要购买产品时,某个产品是否更容易接触和获得。
营销的关键是:深度分销,抓住心智!
5.品牌广告不是伟哥。品牌广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
一个定位正确的广告,可能只会在一开始带来知名度和认知度的提升,只有跨过拐点,才会有持续销量增长的效果。
相比流量广告,品牌广告往往见效更慢,耗时更长。
6.品牌的价值在于建立信任,降低交易成本,创造溢价。
在经济低迷时期,人们会更加谨慎消费,把钱花在更有保障、更确定、更值得信赖的品牌上。
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正是头部品牌敢于出招,扩大差距,扩大份额的好时机。
面对经济低迷,削减品牌营销预算可能有助于保护短期利润。
但经济复苏后,品牌会变弱,利润会更低,而聪明的企业会在品牌营销上投入更多的钱,赢得更大的话语权,从而能够实现长期的利润。
7.为什么在电商平台上赚钱更容易的大品牌?
第一,大品牌自带流量,很多用户都是品牌自带流量带来的,所以没有流量成本。第二,大品牌买流量广告,转化率更高。
因为知名度和认知度高,广告点击和成交的概率会比普通品牌高。
第三,强势品牌带来更大的溢价价值和高毛利率。电商促销时,强势品牌的促销空间比普通品牌大很多。
品牌名强,溢价能力高,广告转化率高,就能在流量平台上盈利。
8.流量广告解决的问题是“买就买,买就买,价格更低就买”;品牌广告解决的是“爱它,爱它,为什么爱它”的问题。
无爱的购买是一次性的,不持久;没有品牌广告来积累和固化品牌认知和信任,销量是不可持续的。
9.社交媒体种草已经成为标配,但是种草的红利已经结束。
现在大家都在草原上种草,一片草原上种了一堆草。怎样才能被消费者发现?
当别人在种草的时候,你应该种一棵大树。
我们一定要把品牌体量提升到一个大家都能熟悉的程度,然后大家才会注意到这棵大树和它下面种的草。
10.只要有极致的产品,消费者就会自动上门?
互联网时代,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出声音,口碑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,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?
事实往往是相反的!
信息越丰富,传播渠道越发达,当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在线发出自己的声音,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开始下降。
你的品牌在种草,你的竞品在反方向种草。这么多不同的文章还是让用户无法做出判断。
精力有限的消费者不堪重负,更加依赖品牌做出消费决定。
品牌作为信息的减速器,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